建筑垃圾處理資源化利用道阻且艱
近年來建筑垃圾“上山下鄉入海”事件,件件觸目驚心。只有將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將建筑垃圾中的每個部分都分解成可用的再生資源,才會徹底解決“建筑垃圾圍城”的困局。只是,如何才能把建筑垃圾資源化呢?
建筑垃圾的有效處理有利于保護環境、減少填埋和露天堆放產生對地下水、土壤以及空氣產生的污染。使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產品,能相應地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基于此,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從社會各界相對陌生到成為輿論關注熱點,決策層的思路已經轉向側重資源化利用。去年底,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建筑垃圾資源化政策。在地方,也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強對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的引導。2017年,國務院高度重視垃圾圍城問題,四部門聯手排查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拉開了全國范圍內清除“垃圾山”的序幕。
天下大事,知易行難。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提出簡單,但實操并非易事。業內一致認為,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再利用是個綜合性工程,要從制度建設、源頭控制、技術研究、觀念改變等方面著手,逐步建立一套體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產業化”的建筑垃圾處理技術和制度,從而實現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和產業化。
另外,在政府引導、事故倒逼機制等共同作用下,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的市場環境才會活躍起來,吸引更多資金、資源、技術、人才等進入,使得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進入一個完全市場化的、良性的發展階段,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的產業化水平。
全國兩會在3月3日拉開序幕,全國政協委員、清大筑境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許進3月2日表示,“我今年的提案是有關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問題!”“現在,我國處于建筑的高峰期,每年都有大量的建筑垃圾產生,建筑垃圾會占有很大塊的土地,在一兩千年之內也沒有降解的可能性……”
融合各方面的建議及探索,政府應當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通過科學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建筑垃圾數量。根據地方建筑垃圾的實際產生情況,統一調配建筑挖土使用,引導建設單位、消納企業利用信息平臺,促進建筑垃圾交換使用。還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大眾對再生材料的認知觀念,并鼓勵研發再生建材新技術。

企業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