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固廢處理領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近期,我國固廢處理領域出現了諸多新趨勢:垃圾焚燒競爭加劇、污泥處置受到重視、土壤修復開始啟動、水泥窯協同引起熱議、PPP模式加快推進、企業并購精彩紛呈、村鎮垃圾處理出臺行動計劃,新常態下固廢處理領域正面臨重要的機遇期和發展期。
(1)垃圾焚燒延續較快發展趨勢
污染排放標準提升、環境補償措施實施、地方政府積極推進、藍色焚燒理念提出,有望逐步緩解垃圾焚燒廠落地難的“鄰避”困境;
國家技術政策、產業政策、價格政策、財政政策和環保政策等,總體有利于保障垃圾焚燒產業的長期發展;
成熟的商業模式、長期的投資回報和緊缺的項目資源,將使得核心企業之間“跑馬圈地”式的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預計未來垃圾焚燒產業將呈“兩低三高”的發展趨勢,即年均增量降低、平均規模降低、建設標準提高、運營水平提高、行業集中度提高;
“十二五”期末,全國投產和在建的垃圾焚燒廠有望超過300座,日焚燒處理能力有望達到30萬噸,“十三五”期間仍將繼續維持較快的發展態勢。
(2)衛生填埋仍有較多發展機會
“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將促進中小型垃圾衛生填埋場的進一步發展;
垃圾衛生填埋場因具有適應性較強,運行成本較低等特點,今后將會是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地區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
垃圾衛生填埋場在升級改造過程中的“焚燒化、綜合化、園區化”現象,或將呈現逐漸增多的發展趨勢;
作為城市垃圾處理的托底保障和最終出路,垃圾衛生填埋場今后也仍將在大城市占有重要地位;
未經分類和預處理的原生垃圾直接進衛生填埋場將逐步受到限制,而污泥、殘渣和飛灰等特種填埋場將呈上升趨勢。
(3)餐廚垃圾處理面臨機遇期
“十二五”期間,國家共計劃對餐廚垃圾處理投資109億元,至今國家發改委已分四批公布了開展餐廚垃圾處理的83個試點城市;
截至2014年10月底,至少有66個城市已完成試點項目的招標工作,至少有33個城市的試點項目已投產或即將投產;
部分非試點城市也在積極籌建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餐廚垃圾處理市場或將在未來幾年加速釋放;
“十二五”期末,全國投產和在建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有望超過200座,日處理能力有望達到3.0萬噸,“十三五”期間仍將繼續維持較快的發展態勢。
(4)滲濾液處理將進入平穩發展
自2008年起,由GB16889國家標準引爆的滲濾液處理設施建設的五年黃金期已過,2012年起市場增量已漸顯下滑趨勢,未來幾年或將進入平穩發展期;近幾年新建的垃圾衛生填埋場基本上都按標準要求建設了獨立的滲濾液處理設施,同時改造了一批老的滲濾液處理設施;
受技術、經費、管理等因素的影響,現有的大部分滲濾液處理設施并不能做到常年穩定并達標運營,一部分滲濾液處理設施幾成擺設。
(5)污泥處置市場或將迎來爆發期
據預測,2015年全國濕污泥年產量將達到3500萬噸左右;
相對于超過75%的城市污水處理率,污泥的無害化處置率低于35%,發展水平嚴重落后;
污泥在經過脫水后的最終處置方式,主要有土地利用、厭氧消化、衛生填埋、干化焚燒和建材利用等幾種,其中干化焚燒又包括單獨焚燒和協同焚燒方式;
未來幾年或將是污泥處置市場的爆發期,預計五年內污泥處置的市場規模或可達1000億左右;
目前我國專業從事污泥處置的企業,總體而言數量不多、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現在正是培育核心競爭力、準備迎接市場挑戰的較好時機。
(6)土壤修復市場正孕育巨大機會
大量被污染的農田耕地和工業場地,給土壤修復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想象空間,預計未來可形成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正在制訂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政策法規將支持土壤修復行業的長期發展;
土壤修復具有重投資和重技術的行業屬性,隨著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監管等措施的落實,預計今后會逐步形成較高的行業集中度;
盡快建立完善的政策標準、界定合理的責任主體、設立專項的政府基金、形成可行的商業模式、培育適用的先進技術,是促進我國土壤修復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7)建筑垃圾資源化任重道遠
2014年,我國建筑垃圾年產生量超過15億噸,約占城市垃圾比例的30%-40%,相當于城市生活垃圾產量的8倍左右,并以每年10%的速度繼續遞增;
目前,填埋處置占總量的90%以上,分揀廢金屬等約占2%,生產再生磚等約占5%,資源化利用率處于很低水平,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均很大;
由于需經過分揀、破碎、攪拌、養護和產品檢測等復雜環節,建筑垃圾資源化相對于天然材料加工的成本更高;產業發展亟待國家層面加大扶持力度,包括提供企業財政補貼、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和對企業提供稅費優惠等;
未來的發展包括,加快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試點和推廣工作,探索多種形式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和投融資模式,著力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
(8)危廢處理市場持續升溫
2013年,危廢產生量約為5000萬噸,但真正實現集中處置的比例估計不到35%;
2015年,預計危廢產生量將達6000萬噸,危廢處理市場挑戰和機遇并存;
在國家層面,污染防治規劃、危險廢物目錄、污染控制標準與技術規范、集中處置收費制度等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體系已逐漸形成;
此外,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已逐步成熟,危險廢物市場在逐漸升溫,資本市場的關注度也在逐年提升;
盡管危廢處理市場參與者眾多,但整體規模和生產能力偏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也較少。
(9)園區化和協同處理將成行業熱點
固廢產業園區建設已成近幾年國內固廢處理行業的熱點,今后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固廢處理園區化有利于優化項目布局,少占土地資源,減輕選址壓力,提高集約化處理和管理程度;
醫廢、污泥與垃圾焚燒廠等多種固廢、多種技術的協同處置模式,或將有利于以廢治廢、形成良性的循環和互補關系;
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近期受到領導重視和行業熱議,雖然目前并不具備普遍性和廣泛適用性,但隨著政策標準的完善和工藝技術的改進,未來將呈現發展趨勢。
(10)企業并購或將改變市場格局
經濟轉型對固廢處理行業的市場競爭將產生長期和深遠的影響,混合經濟體由于政策支持和機制靈活或將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固廢處理企業上市融資將繼續成為熱點,核心企業的上市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但同時也伴隨著資金和市場風險;
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將通過市場拓展、業務整合、縱向或橫向并購等方式,以實現產業鏈的延伸和業務規模的擴張;
PPP商業模式、互聯網思維模式、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等,一旦實施或實現都可能改變固廢細分領域的現有格局。
(11)固廢細分領域10年市場機會
景氣周期后期:衛生填埋600億,滲濾液處理300億;
景氣周期峰期:垃圾焚燒2000億;
景氣周期中期:垃圾收運系統1000億,污泥處置2000億,危廢處理2000億,建筑垃圾資源化2000億;
景氣周期初期:水泥窯協同300億,餐廚垃圾處理500億,村鎮固廢處理1000億,土壤修復10000億。

企業新聞

